論語第一講            

論語簡介 論語是一本載道之書 乃孔夫子與眾弟子之對話 全書共有二十篇 計有學而篇 為政篇 八佾篇 里仁篇 公冶長篇 雍也篇 述而篇 泰伯篇 子罕篇 鄉黨篇 先進篇 顏淵篇 子路篇 憲問篇 衛靈公篇 季氏篇 陽貨篇 微子篇 子張篇 堯曰篇

古人云:熟讀半部論語 可以治理天下

孔子名丘(某) 字仲尼 春秋時魯國人 父親名孔紇 母親顏徵在 孔子父母 曾向尼山的山神求子 而得孔子 所以為孔子取名丘 即小山丘的意思 字仲尼 仲表示次子(古人以孟仲季 代表一二三 如孟春 仲春 季春 代表季節的第一月 第二月 第三月) 尼是紀念尼山 孔子三歲喪父 自幼家境貧寒 六歲時已學禮制 為儿嬉戲 常陳俎豆 設禮容 孔子一生中 有弟子三千人 其中七十二位賢人 孔子學生中 成就了四配十哲 顏子為復聖 曾子為宗聖 子思子為述聖 孟子為亞聖 而孔夫子自己則為至聖 十哲為德行科 顏淵 閔子騫 冉伯牛 仲弓 言語科 宰我 子貢 政事科 冉有 季路 文學科 子游 子夏 以上各位聖賢 孔子之弟子 將會在論語中 相繼出現 

孔子在五十歲時 問禮於老聃而得道 為道統之祖師 孔夫子的思想 對後世影嚮深遠 所謂天不生仲尼 萬古如長夜 

學而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去聲)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如)!」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

子曰之子 乃指孔夫子 春秋時 稱卿大夫曰子 曰夫子 孔子曾為魯國之大夫 故其弟子尊稱老師曰子 孔夫子乃首開眾弟子講學之風者 故其後遂相沿成習 稱老師曰夫子也

學-學道 學光明自性之道 學的重要在於知 學而後知

習-溫習 實習 煉習 實習發揮德性之行 習者行也

子曰:德之不修 學之不講 聞義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憂也

說-音悅 喜悅也 學習及行持 皆有得於心 有所成就 故內心喜悅 

世間人學什麼?

學讀書識字 學種種謀生的技能 學做父母 學養兒女 子曰: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學與人相處 所謂做到老 學到老 

修行人要學什麼?

學道明理 學修身立德之道 學明心見性之途徑 學成全 學道義 學講道 學執禮 學煮齋 學獻供 學成全 學招待來往 學進退應對 學渡人 學做聯絡 學與人溝通 學講說話得體等等 學而後知不足

學的態度 發心立志 專心 勿左耳入右耳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孔子好學)

子曰:假我數年以學易 可以無大過矣

學者覺也 而-一穴也 學而即覺醒人身一穴之奧妙 一穴在何 即明師指點之處 內藏明珠 人性秉善 而為塵緣所熏 遂忘本原 隨俗成慣 自以為是 今欲明善以復其初者 端賴心於學也 學者每逢疑難遂有攢眉仇書之苦 乃學之不熟 理之不明也 是以孔子曰 學者既學而又習 加以時時溫習 而至良能啟開 萬物之理大明 萬理既得貫通 盡得洞澈其妙 身無所礙 則得自在心無所塞 自然開懷 豈不喜悅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語云:同志為朋 同道為友 所以一齊共學共事的 稱為同學 同事 同僚 同修 同志 同窗等

朋友自遠方而來 為何快樂? 相聚互訴近況 會加以熱誠招待 洗塵 遊覽

道場之道親 皆來自各方 彩虹 彩雲 順天 順利 觀塘 南田 調景嶺 將軍澳 屯門 元朗 香港區 沙田 荃灣 青衣 各道親從遠方 來到佛堂 互研道學 切磋琢磨 所以稱為同修 所以道親 實在很親 一周最少見面一次 親兄弟姊妹 沒有如此多見面 一齊相聚 有難相扶持 有過相規勸 人需要有伴侶 學道亦須有道侶 互相扶持 互相鼓勵 互相欣賞 互相幫助 互助勉勵 互相關心 所以很快樂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慍-不悅 嬲怒

不亦-豈不是

別人不明白 不了解自己 不認同自己 不體諒自己之理想目標 修養困難環境 自己亦不會不悅 不會嬲怒 這真是一個真修的君子

人不知自己 便會容易考自己 或言語 或態度 

同修不知自己的心 寃屈了自己 背後批評 若自己修養不夠 便會起無明 面色不悅 起報復 遲到早退 辦事不起勁 少返佛堂 甚或退道等等 

為何世人容易有慍色?因未做到大公 只站在自己方面想 只關心個人之榮辱得失 故易生不平心 易有慍色

聖賢仙佛為何能被屈被辱 皆能無慍色 因聖賢仙佛心存大公 處處為眾生 不為一己之得失榮辱 如虛云和尚 廣欽和尚 六祖 耶穌等 都能做到人知 而不慍 師尊歸空後 師母為眾生之慧命三年奔波 五年痛淚 受辱受謗 亦不介懷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去聲)犯上者,鮮矣;

有子乃孔子的弟子 名有若 字子若 亦稱有子 其言行氣象 有似孔子 為人強識 好古道 明習禮樂 孔子卒 門人思慕不已 以有子貌似孔子 共立為師 事之如孔子時 

孝者 善事父母也 弟者 善事兄長也

好者 喜好也 犯上者 觸犯長輩或上級 鮮者 很少也

有子為人 深明孝弟之道 故曰:一個為人孝順父母 尊敬兄長的人 而喜好侵犯上位 這樣的人 是很少有的 

皇母慈悲:六尺之軀何處來 雙親鞠育恩深哉

     高堂活佛多供養 免使他年風木悲

皇母慈悲:弟兄同氣又連枝 相愛相親理所宜

     若失天和傷手足 應看子建豆箕詩

曹子建詩:煮豆燃豆箕 豆在釡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作亂者 悖逆政府 擾亂地方之事也

有子繼續曰 一個不喜好犯上的人 而去悖亂社會 顛覆國家 這樣的事 是從來不可能會發生的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如)!」

務本者 致力於根本上去做 道者 天理也 道德也 

仁者 植物之本源 具生機發育之 仁乃道德之根本 仁能統攝眾德 乃最高之德性 而仁之本乃孝弟

孔子不易嘉許弟子一個仁字 

或曰:雍也 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 禦人以口給 屢憎於人 不知其仁 焉用佞

一個修道立德的君子 必致力於自身的道德修養上下功夫 立好自身的根本 人之本乃人之天性 天性光明 則八德萬善俱備 天性昏暗 則現一身之邪言邪行 孝弟乃天性中所具足的 所謂百行孝為先 而上天無弗孝之神仙 亦有云:選忠臣於孝子之門 

仁者植物之本 根固則植物生焉 萬事始於本 本明萬事則成焉 此則所謂根本也 故為人在家 篤行孝悌 日久成性 一視同仁 而後仁愛始能普及萬物 愛之道 莫大於愛親 親之道 莫大於行仁 故曰 孝弟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 此乃修之於德 行及至道 是執本而行仁者

一個掛著修道之名的人 而不孝父母 不敬兄長 不足以為修道人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巧妙諂媚之言 花巧不誠實之說話 只言道理而不實行

令色-假裝謙厚和悅誠懇之外容舉動

一個人 善講好聽之言詞 諂媚之態度 不是由真心所發 其人天性必受遮障 必受氣稟所拘 物慾所蔽 種種妄心 覆蓋真如 故天性所具足之仁德心 必淹沒於雲天霧海之中 

現世之人 不以直道處世 不能相待以誠 好佞諂之浮言 偽裝虛善之外表 爾詐我虞 全是表面工夫 禍患由是而生矣 夫子乃告戒世人曰:好修諂詞婉媚 以取悅於人者 喜飾儀表 奉承於人者 此等之人 定必失德多偽 而能體仁達道者 少矣 可惜 此等巧言令色之輩 本心之德 衰亡盡矣 遠理近妄 專心塵志 力求飽滿 凡事偽言裝作 飾掩一時之非 不計後果 失郤本原之仁德 塵寰易犯 無非因妄心作崇 天性被障之故 故修道貴在抱元守一 豈可不慎哉

有德者 仁人也 有德之人必有言 欲以立言以垂世也 蓋其言出自肺腑 皆善實也 欲世人從其苦口婆心而就正道焉 有言之人不必有德者 出言易也 良言難以實踐 故自多華言巧語 非出自至誠之心也 仁者至誠 言顧及行 行顧及言 絕無巧言令色之弊也

宋文天祥曰:天地間 只一個誠字 便顛撲不碎 觀德者 只觀人之辭 一句誠實 便是一德 句句誠實 便是進德而不可禦 人之於辭 其可不謹其口之所自出 而苟為之哉 信哉斯言也

濟顛禪師慈悲:仁者親也 親切之謂也 亦即人與人相處 要有親切和順之心意 有了親切和順之心意 發於外則有愛人 敬人之行為 愛人者 人恒愛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親親 尊尊 長長 無不相偶之對待 君之於臣 臣之於君 父之於子 子之於父 夫之於婦 婦之於夫 兄之於弟 弟之於兄 朋友之於我 我之於朋友 推而廣之 之於眾生 無不以親切和順相待 人皆有親切和氣之心 自然生出同情心 故曰惻隱之心 仁之端也 此惻隱心 即仁之發端 仁者 天性之心德 居五常之首 生生不息 無處不存 無微不至 流賦宇宙萬物 上賦於天則天清 下賦於地則地靈 中賦於人則人傑 天有惻隱之心 萬物生焉 地有惻隱之心 萬物育焉 人有惻隱之心 萬物成焉 仁為天賦之心德 生來既有 表現外為勇 故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 山之堅固 有如如不動之本性 人有如山之本性 即可見本來面目 易曰:艮為山 心如山之堅固而不動 常存如來 方得見其本性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ongkong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