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 (第38講) 
機緣品第七 
僧法達,洪洲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地。祖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耶?』法法達和尚是洪洲人 即現今江西南昌縣 七歲已經出家 時常誦念法華經 法華即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花經共有七卷 分二十八品 有一日 法達和尚遠聞六祖之名 特來向六祖參禮 但法達和尚向六祖行叩拜禮時 頭不叩至地 六祖訶斥他曰 叩頭行禮 若頭不至地 不如不要行禮 你內心中 必定有一樣心物 你有何專長呢 講到頭至地者 以自己最尊貴之頭 接觸別人最低賤之腳 即五體投地 五體即雙手雙足及頭 五體投地 即對別人表達自己內心之恭敬及感恩 法達和尚向六祖行禮 頭不至地 充份流露出內心的傲氣 其心中必有所自負的事 故表現出不肯謙卑的態度 所謂相由心生 六祖是見性之人 明心見性 對於人之心態言行 修持的境界 一目了然 所謂聽其言 觀其行 又如何能逃出六祖的眼睛 語云: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梅蘭菊竹乃中國有名植物 竹樹及梅花是值得人去效法的 竹樹生得很高 但竹直而中空 代表虛心之意 而竹葉之形態是向下垂的 代表其低心不高傲 而梅花的長處 是在冰天雪地之中 其他花卉早已凋零落索 但梅花能獨吐芬芳 不懼嚴冬霜雪 實可值得梅花驕傲自豪 但梅花只有傲骨 不懼寒冷 而沒有傲態 因為梅花是向下的 就代表一個謙謙君子 與人接觸之時 總是客客氣氣 躬身點頭 相反 一個高傲自負的人 常表現出昂首挺胸的態度 所以語云:鬱鬱黃花 無非般若 青青翠竹 總是菩提 所以植物的形態 亦可提醒我們修道人 要學謙謙君子 若行路之姿態 頭向上 胸挺起 手放在後面 此乃驕傲的模樣 甚至於佛前禮拜 或對人行禮鞠躬 頭不低 腰不彎 已可表現出 此人心中之傲氣自負氣質 一個心中傲氣的人 難以做到尊師重道 亦不易接受別人的意見 如此師難以調教 同修亦難以互勉 故修道難以有寸進 惡習亦難以有所改善 一位內心自傲之人 必不易尊重別人 亦不願甘於人下 故容易做出越禮犯份之事 (例子)
曰:『念法華經,己及三千部。』
法達和尚回答 念法華經已經念了三千遍
祖曰:『汝若念至萬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過
六祖告誡法達和尚 你如果念法華經 念至一萬部 得明經中意義 不覺得自己比人優勝 沒有輕慢人之心 則可以與我同行此修行渡眾生之大事 但你現今只誦了三千遍法華經 已生出自恃自負之心 都尚且不知己過
聽吾偈曰:『禮本折慢幢,頭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你細心聽我說偈 禮本來是屈折輕慢人之心 輕慢心之高舉 譬如幢幡之高聳 為何行禮而頭不著地 因你內心有我 若有我相 便容易生出罪過 亡功即是做了很多功德 內心亦沒有牽掛 不會覺得自己立了很多功德 更不會自恃 亡功即金剛經所說 不住相布施 金剛經云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為什麼有我便會有罪呢世人一切之罪惡 皆由我而生 若無我 則能成德 甚至可以驚天動地(忍辱仙人故事) 但可惜凡夫一生所作的事 全部由自我作出發點 前幾天所發生的驚人碎屍案 犯案的人 為何會殺人 甚至對死者如此凶殘 皆因被殺的人 所表現不合他的心意 故而遭殺害 又有某大金行老闆父子 為何要受牢獄之災 亦皆因一個我字 為了自我的利益 甘願以身試法 所以 人類最大的敵人 原來就是自己 所以 道德經有云:自見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 若凡事只以自己之見解為見解 不理會別人 此人的心性必定不光明 若自以為是的人 其德行必不能昭彰 若處處炫耀自己有功勞的人 縱然真有功勞 在別人心中 亦會覺得他沒有功勞 常常自我欣賞 誇耀自己才華長處的人 別人只有討厭他 排斥他 所以語云:天道虧盈而益謙 地道變盈而流謙 人道惡盈而好謙 鬼神害盈而福謙 所以一個存有驕傲自大心的人 必定自招損失 因驕傲之人 必心存輕慢 
 
師又曰:『汝名什麼?』曰:『名法達。』師曰:『汝名法達,何曾達法』
六祖又說:你叫什麼名字 法達回答 我的名字是法達 六祖說:你的名字叫法達 但你何曾有達法 若法達能因誦經而達於法 則行住坐臥之間 進退應對之時 都能合道合德 而今法達 只空誦於法華經之文句 只看他行禮 已知其心中法不達也  
 
復說偈曰:『汝今名法達,勤誦未休歇,空誦但循聲,明心號菩薩;汝今有緣故,吾今為汝說,但信佛無言,蓮花從口發。』
六祖跟著送一首偈給法達 偈曰 你的名字叫法達 你非常之勤力 不停地誦念法華經 甚至不眠不休 但只是用聲音空誦 而實未明經義 若能明心見性 方能稱為菩薩 你今天很有緣 我能為你說法 你若能相信 成佛之因 不是因言說而成佛 即成佛不是依靠誦經 若修至明心見性 則所講出的說話 如口中吐出蓮花一樣 皆能成為經典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
法達聽聞六祖所講之偈語後 向六祖忏悔謝罪 法達是一個真心修行的人 真修之人便是如是 知道自己有過 勇於認錯 並馬上改過 如此 才是真修之人 孟子曰:君子之過也 如日月之蝕焉 過也 人皆見之 更也 人皆仰之 所以孔子云 知錯能改 善莫大焉 孔子亦曾感嘆地地說 吾未見能見其過 而內自訟者也 一個明知自己有過錯 須要改過的人 但內心不肯責備自己 反而辜息自己的過失 致使一身的毛病脾氣 長期都不能改善 孔子對此類修行人 亦只有感嘆與無奈 因為佛渡眾生 實無有眾生得滅渡者 因眾生是自性自渡 佛不能渡 父母生兒女 養兒女 亦難以控制兒女的內心 所以佛只能以言說調教眾生 啟發眾生的愚迷 絕不能渡眾生 只有眾生自己才能渡自己的眾生 
法達繼續說 從今以後 我應當以謙恭之心 對待一切人 謙虛恭敬話雖容易 若要行持 實在不易 而驕傲自負 乃眾生之通病 謙虛恭敬待人 是發自人的內心 不是表面之行持 若是表面的行持 不是謙虛 而是虛偽 所以自古修行成功之聖賢仙佛 內心必能謙恭自持 如布袋和尚 受人唾痰涎 譏諷 辱打 欺凌 內心不生無明 面上毫無慍色 只因是心中含藏著謙恭一切 話說彌勒祖師的前身 有一世 做過常不輕菩薩 當時幾乎無賢德的修行人 而且在修行人中 到處充斥著傲慢自大的惡比丘 惡比丘到處橫行 輕蔑民眾 當時有一位比丘菩薩 他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眾生皆可成佛 故輕蔑眾即輕蔑佛 這個比丘菩薩 秉持這信念 每當見到任何人 都必上前向他們行禮鞠躬 並稱呼人家為尊者 並說 我不會輕視你 你是不該被輕視的 因為人人都可以成佛的 一般民眾 對這個比丘菩薩很有好感 但其他高傲自大的惡比丘 及比丘尼 則滿心不舒服 對比丘菩薩心生不滿 懷恨在心 後來比丘菩薩的謙虛容眾的德行 被傳開去 受到民眾的稱頌 但一班高傲自大的惡比丘 對比丘菩薩又妒忌又憎恨 於是聯群追逐這位不輕視人的比丘菩薩 惡比丘用石頭擲比丘菩薩 用木棍打他 用泥沙擲他 但比丘菩薩毫無憤怒 處之泰然 內心不為所動 只繼續說 雖然你地襲擊我 但我不會輕視你們 因為每個修行的菩薩 將來一定可以成佛的 比丘菩薩堅信 不要輕視任何人 只要持續禮敬他人 傲慢的人 一定會回復佛性良知 所以縱然比丘菩薩 受到侮辱和毒打 他也不會憤怒 也不會輕視打他和侮辱他的人 雖然比丘菩薩 屢屢遭到惡比丘的侵襲 他依然禮敬惡比丘 後來 一班曾經不滿和辱打他的惡比丘 一一被他感化 因為他們難以想像 一個時常被自己欺負的人 完全不憎恨自己 反而對自己禮敬有加 自此以後 一班惡比丘 不但不再欺負和傷害比丘菩薩 反而由內心對比丘菩薩生出尊敬心 從此 惡比丘們改變以往的惡行 不再欺負及輕侮任何人 更以恭敬心 禮敬其他比丘及民眾 從此之後 佛門中的修行人 及一般民眾 皆稱比丘菩薩為常不輕菩薩 常不輕的意思 即是對任何人都不會輕視 輕慢 常不輕菩薩 不但不會輕慢任何人 更會普行恭敬 對一切人 都能自然流露恭敬之心 恭敬之言 恭敬之態度 心常輕慢人的人 因內心有分別計較 故有我執我慢的表現 所以六祖云: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無比
一個星期四的傍晚 耶穌和十二個門徒 吃逾越節最後一個晚餐之前 門徒正在爭論 誰人為大 要坐第一把交椅 耶穌知道自己將要歸到上帝那里去 晚餐時 耶穌離開自己席位 站起來 脫了衣服 會了一條毛巾 束在腰上 隨後把水倒在盆裡 便幫門徒洗腳 並用自己的手巾 將門徒的腳擦乾 耶穌這項舉動 使在場的十二位門徒大吃一驚 不知所措 耶穌為門徒洗完腳後 就穿回衣服 坐下來 對門徒說 我剛才所做的事 你們明白嗎 我是你們的主 亦是你們的老師 尚且為你們洗腳 你們也當為彼此洗腳 耶穌繼續說 我實實在的告訴你們 僕人不能大過主人 被差遣的人亦不能大過差遣他的人 耶穌的紓尊降貴 是教導門徒學習謙卑 耶穌曾說 他抱起一個小孩 說 凡自己謙卑像小孩的人 他在天國裡 就是最大的 所以當門徒爭著要坐第一把交椅的時候 耶穌說 自己來這世上 並不是要受人服侍 乃是要服侍人
法達和尚繼續對六祖說 弟子誦讀法華經 對經文未加了解 內心常有疑問 和尚你智慧廣大 希望你能略略解說法華經中的義理  
師曰:『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以何為宗?』
六祖說 法達 佛所說的法 當然是達到究竟 但因你的內心未達此境界 故對經義有所不明 佛經本來無有地方值得懷疑 只是你自生疑惑 你念誦此法華經 你知否此經 以何為宗旨
達曰:『學人根性暗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趣』
法達和尚謙虛回答 學人 即是指自己是尚在學習之中的人 自己根性暗鈍 暗者不光明 鈍者不利 法達以上一句說話 全是謙虛之語 已流露出法達內心真正改過 並能謙虛恭敬 法達回答 自己從前 只知依文字誦念 實在不知此法華經的宗旨
 
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
六祖曰:我不識文字 你試取經誦一遍給我聽 我當為你解說 法達即高聲念經 至譬喻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ongkong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