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第六講
大學一書 其意甚深 其理至微 係無極大乘大法 細觀之 亦係極簡極明之文章 至平至庸之行 聖人之道 本自平庸 不尚矜奇 人每視為平庸 而不去實踐 或加以輕視 豈知平庸之道 正是趨登聖賢境界之道 可惜 世人誠恒堅三字不能抱定 不能始終抱守至道而行 大學之道 乃聖人憫世之心苦 教誨天下後世之修行密法 總而言之 大道之三綱領 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已將大學一書之要旨 道盡無遺 昔日堯舜揖讓天下 天下垂拱而治 萬民渾渾 其心樸樸 不須用刑法去管治萬民 堯舜治國之要素 教民之良方 不外自明明德 實踐親民 以化億兆庶民 皆能明其明德 明德復初 見於言行 各人治理自己之德性 循規守矩 又焉用刑法去管轄 人人各有自治之精神 身心性融為一體 歸於至理 不但在世間可以為聖賢 離開世間 亦能證薩薩陀陀之仙佛 故大學之八條目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八條目之功夫 先以格物入手 格物乃修內聖之初步功夫 心物格除 私慾必能淨盡 天理自然流行 性與天理 如長天秋水 相映一色 明德復明  明德復明 繼而實踐親民之功 推明明德之功夫 以達天下同胞 使人人皆明格物之重要 皆行持格物之功夫 如是舉意必誠 動心必正 性為聖君 心作賢臣 性本至靜 有感遂通 以自性主宰身心 則言行皆道也 故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此四條目為內聖之體 內體具足 溢於一身 則身不修而修矣 身修而可家齊 接著治國平天下 以下所與大家學習的 就是大學一章 修身中最重要的一條目 格物功夫 
 
身物昭著 莫不自染己心正焉 故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 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 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 貪嗔癡愛遂熾焉 而現於言行矣 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 故驅身物者 即曰覺心源也 心者易動 深恐始勤終懈 是病焉 則身物復昭著矣 如能始終覺心 則亦漸趨於覺性矣 及其成功一也 此謂物不格 不可以致其知
 
身物昭著 莫不自染己心焉 
身物-脾氣毛病 嗜好 
昭著-明顯外現 
 
身物昭著 身物即身中之脾氣毛病 壞嗜好 等不正之行為 明顯外現的話 不用說 自己的心必定是被貪嗔痴愛四心物所薰染 身物 食煙飲酒賭錢  殺生 偷盜邪淫 妄言綺語惡口兩舌 粗口 好名牌 迷明星歌星 迷電視 做人蠱惑 喜講大話 搬弄是非 好說人短 好睇人不是 長氣 無仁義禮智信 以上種種毛病 都是因為心中四心物 貪嗔痴愛 已經在內心萌動 並已顯明 而表現在行為上 付諸行動 為人所見 心物生於心 而顯現於言行 心被四心物薰陶污染 而靈明之道心 遂被湮沒 話說東漢桓帝的時候 有一個太丘長 姓陳名實 是位很盡職官員 陳實在早前約好了一位朋友黃生 在這一天的中午12  到陳實家裡談論一些事情 但陳實等了許久 仍未見黃生來訪 到了下午一時 陳實因有其他要事趕著要處理  不能再等黃生來訪 便要出門去辦事 臨行前吩咐兒子陳元方在門口等黃生來 過了不久 黃生坐著車來陳實門前 見到陳實的兒子 便在車上問元方 才知道陳實已經外出 黃生面色一沉 便很嗔怒的說 係唔係人黎架 明明約好了我 又會出左去 八歲既元方 聽到黃生侮辱自己父親的說話 內心很不舒服 但仍很客氣對黃生說 約了12時來訪  遲了個多小時才到 是失信 當著別人的兒子面前罵他的父親 是失禮 自己失信又失禮 還去怪責人侮辱人 黃生聽到元方的說話 滿臉發紅 馬上下車向陳實的家人道歉 做人做事 偶然有失有差錯 在所難免 只要自己肯認錯改過 別人總會體諒 黃生初時 沒有反省自己的過失 沒有慚愧自己遲到 反而怪罪於人 出言不慎 只因心物滋漫 而導致身物昭著 面露嗔容及出言不慎 便是身物顯著地現出來 心物就是無明嗔心自我 因太過自我 而不去反省自己 原因就是心物滋漫而蒙蔽自心之故 所以 人為何要賭錢 賭錢乃身物 因為心中有貪慾 若能在心中去除此貪慾 則不會有此身物顯現 賭錢這種身物 會令人家散人亡人為何會發脾氣 脾氣乃身物 只因心中有嗔忿 若嗔忿在內心萌動之時 將之去除 則不會有發脾氣的行為表現 不要看輕脾氣這種身物 會令人終身抱憾 
 
故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 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 
聖人慎心物於隱微 賢人驅身物於昭著 賢人只知有人心 而不知有道心 賢人只知在身物顯現昭著的時候 才知去驅除身物 即如犯了色戒的時候 才知去忏悔改過 知錯而能改 上天都會赦罪 所謂上天不怪悔罪之人 但犯了罪過 因果已定 將來必要受報 所以 賢人未能在心物未動之時 加以謹慎 亦未能在心物既發之後 下功夫去除 故使心物繼續滋漫 而現於言行 最終著成大錯 
(例子)
 
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 貪嗔癡愛遂熾焉 而現於言行矣 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 
弗慎-不慎
熾-猶火之燃物 
心物不能在未動之時 加以謹慎 貪嗔痴愛四心物 如物遇上火 焚燒熾烈 一發不可收 最終付諸行動 現於言行 成為大錯 所言所行 被人看見 十目所視 十手所指 其嚴乎 人之言行 一舉一動 皆為人所見 成德與失德 都在於有否被心物所蔽 賢人只知有人心 而不知有道心 只知驅身物於昭著 而不知慎心物於隱微 什麼原因呢 此因修行之境界不同 用功多少不同 身物昭著的人 問題在於未慎心物於未動之間 因為心物未動之時 不加謹慎 則貪嗔痴愛 便如火燒物 火勢由微及顯 而現於言行矣 身者心之役 心物滋蔓 發於身 身安不惟命是從 賢人造詣 雖不及聖人 但亦能夠覺查身物之非 澈底驅逐 慚悔改過 漸漸 賢人亦能覺心之源 努力在心上用功夫 亦不難達聖人之境界 
 
故驅身物者 即曰覺心源也 
所以 驅身物的功夫 努力不懈去做功夫 日子有功 即不難找出身物之源頭 是來自自己之內心 被貪嗔痴愛四種心物遮蔽 源頭找出 就用戒貪慾 息嗔忿 消痴奢 剷愛妄之四種功夫 來回復自己之性天光明 不受貪嗔痴愛所蒙蔽 無論用戒貪慾的功夫 抑或是息嗔忿之功夫 又或是消痴奢的功夫 同埋用剷愛妄的功夫 都離不開一個覺字 所以 修道目的是要提高覺性 覺今是而昨非 覺心之源頭 來自自己的佛性 光明磊落 大中至正 無偏無倚 無人無我 無是無非 無憎無愛 更無貪嗔痴愛 猶如一片平靜之湖水 清澄見底 水平如鏡 六祖: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故身物來自心物 心物不除 休想身物可除 故源頭在自己心 必須直下用功 不容忽視 
 
心者易動 深恐始勤終懈 是病焉 則身物復昭著矣 
始勤終懈-開始時勤力用功 最後懈怠散慢
人之心 很容易郁動 瞬息萬變 一時天堂 一時地獄 一時善良 一時又惡毒 所以說 去天堂 又是個心 落地獄 又是個心 行功 又是個心 擔過 又是個心 做好事 又是個心 做壞事 又是個心 憎恨人 又是個心 寬恕人又是個心 
蓋心者 流動遷搖 心何以流動遷搖 因沒有所歸 心應該藏於何處 應該藏在自性之本位 我等今已求得先天大道 得受明師一指點 指出佛性所在 真是多生修來之福氣 古人踏破鐵鞋 亦未遇明師指點 故心法不明 又如何做功夫呢 所以吾等應要好自珍重把握此得道奇緣 努力用功 將外放之心收回 放在自性之中 二六時中 不離這個 以自性用事 觀照妄心 因妄心隨時出動 一不留神 妄心便會作主 自性便會隱退 故正邪一念之間 有首詩這樣說 手執青秧插野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稻 退步原來是向前 所以修道人 應要回頭是岸 不要總是向前衝 求名求利 求衣求食 求財求權位 各出奇謀 心機用盡 枉費一生 
 
如能始終覺心 則亦漸趨於覺性矣 及其成功一也 
賢人未回復自己光明之自性 而心無所歸處 故此心流動遷搖之原因 所以要勤加用功 徹始徹終 恒誠不息 如貓捕鼠 不容有一刻之怠惰 亦不要瞌眼訓 如此用功 亦可漸漸近於覺回自性 賢人努力用功修性 最終亦能修道成功 與聖人之境界一樣  
 
此謂物不格 不可以致其知
從上述經文之教導 若不格除貪嗔痴愛四種心物 則難以致其良知
 
 

boktakhongkong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